|
為什么基因檢測對結直腸癌這么重要?文章轉載自: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腫瘤科 專家簡介:譚文勇,男,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腫瘤科科主任、主任醫師,碩士生導師。國內知名腫瘤內科專家。 結直腸癌一直以來高居我國癌癥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前5。對國民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。隨著對癌癥的認識不斷加深,癌癥與相關基因的突變有關的觀念已深入人心。于是,針對癌癥的基因檢測越來越流行。那基因檢測在結直腸癌中又發揮了哪些作用呢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 01結直腸癌的病因 許多癌癥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同時作用的結果,結直腸癌也不例外。結直腸癌的發病機制有以下幾點: 飲食因素 高脂肪、高蛋白、低膳食纖維素的攝入;維生素缺乏;腸道菌群失調;亞硝酸鹽類化合物的攝入; 家族遺傳因素 一些遺傳病包括林奇綜合征、家族性腺瘤息肉病、幼年性息肉病綜合征、鋸齒形息肉病綜合征、色素沉著息肉綜合征、李-弗美尼綜合征和Cowden綜合征、 MUTYH相關性息肉病也會導致結直腸癌。 而引起結直腸癌的一些家族遺傳因素一般可以通過基因檢測發現。 02為什么要做結直腸癌的基因檢測? 基因檢測對結直腸癌和有結直腸癌風險人來說,意義重大: 有助于疾病的診斷 結直腸癌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癥狀,而及時地進行基因檢測,則可以在疾病早期就將其發現,從而進行干預。目前看來,癌癥的基因標志物檢測被認為最有效的預警方式。 提示患者的預后情況 同樣是結直腸癌,有些患者的預后好而有些患者的預后差,這種差異和基因也有關系。比如:BRAF突變型結直腸癌的惡性程度高、淋巴結轉移率和局部晚期發生率高;微衛星高度不穩定(MSI-H)的患者預后相對較好等。 有助于對風險人群的篩選 有一部分的結直腸是遺傳導致的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奇綜合征。林奇綜合征又被稱為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,患有林奇綜合征的人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為70%-80%。而林奇綜合征可通過檢測MMR基因(即錯配修復基因)發現,從而相關的風險人群可以及時地采取預防措施。 能夠選擇更合適的治療方案 同樣一種藥,對有些基因發生突變的患者療效就變得不理想了,這也是要進行基因檢測的一大原因。現在針對癌癥的藥物越來越精準化,而進行基因檢測能夠讓醫生選擇最適合患者的藥物 03不同基因突變的結直腸癌患者在治療和用藥上有哪些區別? 一些基因的突變對于藥物,尤其是化療藥物和靶向藥物的選擇非常重要,比如說: (1)KRAS、NRAS和BRAF這三個基因沒有發生突變,則向5-FU(五氟尿嘧啶)這樣的化療藥物就可以起作用,而對于微衛星高度不穩定的Ⅱ期結直腸癌患者,5-FU幾乎不能起作用; (2)像出現NTRK融合的結直腸癌患者,就可以使用拉羅替尼,恩曲替尼等TRK抑制劑; (3)還是上面提到的KRAS、NRAS,沒有突變的患者可以使用西妥昔單抗或者帕尼單抗,而對于突變患者,應用西妥昔單抗甚至可能對整體療效產生負面影響。 04結直腸癌患者都需要檢測哪些基因? 一般患者先要檢查錯配修復蛋白(MMR)、微衛星穩定性(MSI),需要進行化療的轉移性或復發性結直腸癌患者建議做RAS、KRAS、NRAS和BRAF基因檢測,除此之外,HER2、NTRK的檢查,對于尋找有效的藥物也有一定的作用。 05哪些人需要做結直腸癌相關的基因檢測? 對于懷疑為遺傳性結直腸癌、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(HNPCC)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(FAP)、衰減型FAP(AFAP)、PJS綜合征、幼年息肉綜合征(JPS)、PTEN錯構瘤綜合征等的患者和高風險人群建議進行相關基因的檢測,明確是否攜帶相關基因突變,從而做到早發現、早預防、早干預,以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