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晚期轉移還能絕處逢生,這里有你要的答案!很多人以為,晚期轉移沒有治療的意義了。拿到體檢報告的那一刻,第一反應就是:“完了,生命要終結了”! 其實,晚期即便轉移,采用正確規范的治療方法,可實現長期生存,5年,10年,甚至更久。 參加此次多學科會診的錢女士,現年61歲,半年前發現左下腹酸脹,伴有便血,情況一直未見消失。今年4月,做了腸鏡,發現一個腫瘤,活檢發現是直腸腺癌,cT4aN2M1,IV期,伴肝臟多發轉移。 中高位直腸癌,長9cm,直徑4cm 據統計,結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的發生率為15~25%,手術切除被公認為肝轉移獲得治愈的唯一可靠手段,術前的新輔助化療成為減少復發的一種有效治療策略。 該患者是否需要新輔助治療,降低復發率?新輔助治療后,后續該采用何種治療方式?且看美中嘉和國際多學科會診專家團將為其制定何種方案。 會診紀實 國際多學科會診,為患者制定“一人一方案”,其合理化和個性化的診療能提升患者生存率,縮短患者診斷和治療等待時間,同時避免多處問診、重復檢查帶來的費用和負擔。 會診開始,與會專家全面、完整地了解了患者的病歷、影像等資料,仔細傾聽了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及訴求,隨后,針對患者病情及訴求,來自中、外的腫瘤內科、放療科、影像科、物理師、技師、護理人員等幾十人的醫療隊伍,開啟了此次的多學科會診。 患者病歷 初步診斷 直腸癌肝轉移,cT4aN2M1,IV期 病情介紹 患者,女性,61歲 患者6月前出現左下腹酸脹不適,伴便血。2021.04.19腸鏡:進鏡10cm可見一巨大隆起增殖灶,活檢提示:腺癌。影像學會診,直腸占位伴肝臟多發轉移,CRM未受累。患者目前一般情況可。 既往史: 無特殊。 家族史: 無特殊。 查體: ECOG 1,一般情況可。 討論時刻 是否可行新輔助治療? 術前新輔助化療可以使部分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生存獲益,因為術前新輔助化療可以殺滅體內微轉移及肝轉移灶周圍衛星灶,降低手術難度,明顯提高患者獲得R0切除的可能性,減少肝轉移切除后的局部復發。 該患者是否能從新輔助化療中獲益?目前對于術后復發風險的評估,普遍采用的是CRS評分。該評分可對患者進行分層,為治療策略的制定提供較好的依據。CRS評分指標:1.原發腫瘤淋巴結陽性;2.同時性轉移或異時性轉移距離原發灶手術時間<12個月;3.肝臟轉移灶>1;4.肝臟中最大的轉移灶直徑>5cm;5.CEA>200ng/ml。按照CRS評分,該患者滿足條件1、2、3,評估為新輔助化療獲益明顯,建議2到3周期的新輔助化療。 該如何綜合治療? 根據NCCN 直腸癌臨床實踐指南2020.1版: 建議完善PET-CT,基因檢測。對于同時存在可切除的肝轉移,先行新輔助化療2-3周期后再次評估,決定后續放療或手術。 會診結論 經過詳細討論,會診專家給出如下意見: 完善PET-CT,基因檢測。先行新輔助化療2-3周期后再次評估,決定后續放療或手術。 隨著手術技術提高及理念優化,結直腸癌同時性肝轉移初始評估可切除的病例越來越多,但并非馬上切除獲益更大,很多CRS評分后達到特定分值的患者,其術后復發的風險更低,獲益更大,生存期更長。 |